5月28日,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出席参加北京2018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多层次资本市场推高精尖产业升级发展”分论坛。
隋强在论坛上表示,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对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包括对公司治理制度及多地上市诉求、推动社会融资模式及融资结构变革、对资本市场交易定价功能提出要求等。
“高精尖”产业、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催生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制度、多地上市等新诉求。新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要素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其公司治理机制表现出由传统的资本主导型转为利益相关方共同主导的趋势,由此产生了差异化表决权、股权激励、创新要素资本化、董事会组成创新、对赌等新的制度实践。新经济企业资本和经营的全球化对于多地上市的需求也日益突出,这对资本市场传统的监管服务理念提出了新课题。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融资数据看,IPO和再融资的比重在下降,2007-2017年,美国私募市场的规模翻了一倍多,2017年美国私募市场筹集资金达2.4万亿美元,比公开市场多0.3万亿美元。在我国,截至今年4月底,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12.48万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据清科统计,目前国内成立十年以下、受私募融资支持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到全球40%,仅略低于美国。
另外,资本市场的交易定价功能也在日益突现。传统的融资型市场正在向交易型市场、或者说是交易融资并重型市场转变,向财富管理市场转变。目前,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都在改革制度、完善服务、争夺企业资源,拥抱新经济、拥抱高精尖。其中有一项共性的特征,就是完善交易定价、满足企业流动性需求。
隋强表示,由于上述三方面新的诉求,资本市场如何做到既满足高精尖企业、新经济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满足私募资本的风险管理需求和退出需求,需要各方进一步思考。
从新三板的实践看,新三板的基础制度设计可以很好的对接新经济企业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5日,新三板挂牌公司1132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1%,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占比25%,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占比44%。他表示,新三板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目前万家挂牌企业中,占比70%以上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新三板的主要服务对象。
隋强表示,万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具有海量、多元、差异化特征显著等特点。经过5年实践,新三板市场找到的,针对这种复杂企业特点的方法,就是分层管理、配套差异化制度安排。下一步,在抓好2017年底出台的改革措施实施和评估基础上,推进新三板市场精细化分层,为众多挂牌公司提供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
内容来源:第一财经掘金新三板
https://mp.weixin.qq.com/s/lR0w7gmGWhiOICxQ8P8r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