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升级中敬请期待

> 首页 > 关于优炫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17万“人脸数据”公开售卖 安全警钟需长鸣不懈

2019-09-27 01:36:15

2019-09-27 01:36:15

日前有媒体报道,某网上商城有商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数量约17万条。在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这些“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每个人约有50到100张照片。



此外,每张照片搭配有一份数据文件,除了人脸位置的信息外,还有人脸的106处关键点,如眼睛、耳朵、鼻子、嘴、眉毛等的轮廓信息等。同时,数据中还能提供人物性别、表情情绪、颜值、是否戴眼镜等信息。

商家称,其售卖的人脸样本中,一部分是从搜索引擎上抓取的,另一部分来自境外一家软件公司的数据库等。售卖的照片中,一些属于知名演艺界人士,也有一部分是医生、教师等市民群体,还有部分照片为未成年人。

与个人姓名、性别、年龄、电话、住址等基础数据或用户使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常规信息相比,人脸数据更加精准,因为它具有唯一性且不可修改。因此,若人脸数据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其后果可能比传统数据泄露要严重得多。譬如个人隐私堪忧,正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言,“如果不加以规范和监管,人脸识别技术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让人们毫无隐私可言”。有些则难以意料——随着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人脸数据与个人其他数据不断捆绑,风险也在不断升级。

人脸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越多,泄露的风险越大。保护人脸数据安全,使用要有所节制,时下一些领域已经出现滥用倾向。各种软件、应用一哄而上,导致许多机构都掌握了海量的人脸数据,而有些机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防技术落后,数据库容易受到黑客或病毒攻击,从而对数据保护造成极大考验。鉴于此,可以考虑权威部门与数据安全企业合作共建人脸数据库,有条件开放给有需要的机构使用。此举可以避免人脸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企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降低泄露风险。

目前,网上商城认定商家违规,已经将相关商家和商品下架。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泄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数据安全的警钟需长鸣不懈。